專題故事

【人力資源專題】 跨世代溝通 新世代留才—— Satya Nadella的成功將微軟從谷底翻身,締造近兩兆美元的佳績, 其關鍵是改造微軟文化:「從無所不知,到無所不學」。

過去,微軟(Microsoft)以「Know-it-all(知道一切)」的專業文化聞名。
但 Satya Nadella 接任後,卻推動了一個更深遠的改變—— Satya Nadella 上任後,把文化從「Know-it-all」轉為「Learn-it-all」。 
「無所不學Learn –it-alls」,不是固化的、傲慢的組織;不是封閉的、防禦性的組織。
這裡的學指的是什麼?就是承認我很多地方不知道,我有些地方還不夠周嚴,希望大家給意見,是很謙卑的學習。 
納德拉在《刷新未來》書中表示:「我在改變,Microsoft 也在轉型改變。 而改變的動力就來自同理心,以及想為他人賦能的盼望。」
給資深員工舞台,讓經驗持續發光。 給新世代空間,讓實驗與挑戰不斷發生。
這就是微軟能跨世代凝聚人才、保持競爭力的原因。   

2015 年, 這位剛上任不久的掌舵者在Salesforce 的Dreamforce 年度開發者大會,公開宣佈開發應用於Apple iOS 作業系統的Office 套裝軟體,並且使用iPhone 進行產品展示,這種做法在Steve Ballmer擔任執行長的時代是不可思議的。
在敵人的場子、用敵人的產品,發表Microsoft 新的發展方向,納德拉巧妙運用Office 伸出友誼的橋梁,與生態圈中的競爭者合力共創未來,避免Microsoft 在智慧行動裝置不斷被邊緣化的危機。   

轉型後的Microsoft, 跟他的新任執行長一樣,讓人跌破眼鏡。 不被看好的Microsoft 不但沒有式微,在營收及獲利反而交出不錯的成績單–—執掌Microsoft 3 年的功夫股價就翻倍,市值來到2,500 億美元 ;納達拉本人,則在2019 年被《財富雜誌》(Fortune) 評為當年度最佳經理人。 2024 年初, 穩步增長的Microsoft, 更在AI 浪潮的引領下,來到歷史上的巔峰,成為全球市值最高的企業。
然而,最近美國市值爭霸戰的競爭相當激烈,市值超過3 兆美元的Apple、Microsoft、NVIDIA 排行不斷洗牌,互有超越。

是什麼力量,讓Satya有這樣的想法? —— 史丹佛大學的心理學家Carol Dweck提出:思維模式的改變,是改變一切的重要力量。
事情是樂觀抑或是悲觀,你是幸福還是不幸福,工作壓力大還是勝任有餘……這些跟工作量無關,與思維模式有關。薩提亞很喜歡德韋克,所以將她的思維模式放進微軟管理之中。擁有成長心態的人,則認為能力是可以培養的。雖然每個人都不完美,但是經由努力學習,可以不斷地推動自我成長。成長心態的人充滿好奇心、擁抱可能性,進而創造出充分發展個人潛能的環境。

 Nadella在Microsoft 推動擁抱成長心態的企業文化,用無所不學(Learn-it-all) 取代無所不知。
傲慢、封閉、自我防衛、害怕失敗,是固定心態組織的典型特質;無所不學的成長型學習組織,則具有謙卑的思維體系。
相信每個人都有成長的空間,鼓勵員工只要努力不懈就會有所進步。
那麼,在你的職場裡,你想當「無所不知的人」?還是「無所不學的人」?